2023年8月|NO.120 │ 侯友宜總統路依然坎坷
筆者從美國返台後30多年來,在三所公立和二所私立大學任教過,親身體驗和洞察出台灣高等教育正往頹勢與異化方向發展,後又有機會應邀前往大陸、澳門高校客座,與大陸本科/研究生有實際接觸,讓我得以對兩岸三地高校做比較的經驗。 國家競爭力植基於教育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世界上有無競爭力,主要取決於自身在教育/學術上的品質優劣與進步衰退。在經濟發展上,台灣曾在1960至1990年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緣於當時國民黨退守台灣後對高等教育政策走向與學術研究品質的堅持,看看當年台大、清華、政大乃至師大的校務主持者,皆為學術俊秀與教育精英,便一目瞭然。沒有傅斯年、梅貽琦、錢思亮、陳大齊、劉季洪、劉真等堅持學術教育理念,以培養國家人才為己任,便無1960年代以後台灣在發展建設上的突飛猛進。 台灣的國際競爭力與台灣有知識菁英與學術人才密切相關。半個世紀過去了,台灣目前在各個領域的發展,皆被新加坡、南韓、香港超越,主要原因在於台灣高等教育出了問題,這使台灣在社會發展和國際競爭力上「邊緣化」了。 台灣高等教育的異化…
作者:
姜新立
頁數:
46
每年7月4日是美國國慶,但很多美國人在慶祝獨立時,並不知道開國元勳在把白頭海雕(bald eagle)訂為國徽標誌之前,曾經考慮過海狸、斑馬或鵝等無數個標誌。白頭海雕是一種好鬥的猛禽,選擇它代表美國確實好鬥好戰。 1778年,英國保皇黨藝術家決定諷刺敢於反叛英王的13個殖民地為斑馬身上的條紋。而輝格黨的藝術家則將殖民地描繪成一頭奶牛,其牛角被一名英國政客鋸斷,而另一個政客則在拼命擠奶。其他漫畫家將殖民地畫成一隻鵝,但他們想不通英國人為何會以徵稅方式壓榨會下金蛋的母鵝。 在革命成功前後挑選國徽 在革命初期,美國一些愛國者選擇了白尾鹿作為敏捷和自由的象徵,他們頭戴鹿尾辮帽子,腿上穿著鹿皮綁腿。其他人則偏向畫在紐約市旗中的海狸,他們認為海狸在築巢時各司其職,不斷啃噬大樹作為築巢的材料,大樹代表英國的巨大力量,而堅忍不拔、踏實工作的海狸則代表美國,正在努力削弱大樹。…
作者:
花俊雄
頁數:
49
不少人認為拜登是外交老手,更有眼無珠之人說他「老謀深算」,因為他曾在美國國會的參議院負責外交事務多年,又曾任歐巴馬的副手八年,頗涉外交事務。然而,老拜當政逾兩年半,卻在外交上疲於奔命,呼朋喚友,自以為得手,卻事與願違,乏善可陳,甚且屢遭「反噬」(bite backfire)。何以故? 固然老拜年老體衰,失言、失智,屢見不鮮。即使兒子認罪,仍為兒子的罪行驕傲,更見失態。至於不顧最基本的外交禮儀,信口罵俄國元首普丁是「劊子手」,罵沙烏地阿拉伯王儲是「賤民」,罵中國元首習近平是「獨裁者」,猶如潑婦罵街,豈符合文明國家首腦的身分?再說他的幾十年外交經驗,皆來自於冷戰時代,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早已不合時宜。再加上美麗國與生俱來的政治偏執與傲慢,與別國相處,不荒腔走板,豈可得乎?這樣的拜登還要競選連任,值得我們對他的外交政策做一個盤點。 阿富汗撤兵一塌糊塗 拜登上任不久,就自阿富汗撤兵,慌亂失序,死傷枕藉,搞得美國在舉世面前灰頭土臉。撤兵之故所謂師老兵疲、花費無度、難以為濟都是表象,實情是拜登誤打小算盤。當時美國正呼喚其西方盟友,大事操作新疆人權,甚至宣傳種族滅絕的世紀大謊。老拜以為撤兵阿富汗,可以釋放阿富汗的恐怖分子滲透新疆,以達到搞亂中國的目的。…
作者:
汪榮祖
頁數:
52
最近,拜登在兩次演講中把烏克蘭說成了伊拉克,在另外一次演講中他突然冒出一句「女皇萬歲!」(不好意思,英國女皇已經走了大半年了),搞得大家一頭霧水。當然,眾人立刻意識到:拜登老先生又在講糊塗話了。 這應當說是美國當前的一個嚴重問題,因為拜登已宣布參選連任,他若連任,將是美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離職時更將高達86歲!大家都在嘀咕,到那個時候,他的腦筋還管用嗎?還有,如果不到任滿他就走了,怎麼辦?有多少美國人願意看到那位臉上常帶笑容,並且常在不適當時刻忽然哈哈大笑的印非裔副總統,坐在橢圓形的白宮辦公室呢?好像不多耶。65%的選民覺得拜登不應當競選連任,這使得他的支持率低於正在被官司纏身的川普。 甘迺迪政治世家悲劇多 基於此,我們必須談談羅伯甘迺迪二世(Robert F.…
作者:
水秉和
頁數:
56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月前訪中,在中美談判桌上有一個議題是芬太尼(fentanyl)。大家可能會奇怪,究竟芬太尼有何稀奇之處,需要中美兩國官員專門討論? 美逾十萬人死於藥物濫用 芬太尼是一個類鴉片的強效止痛劑,藥效是嗎啡的百倍,也比海洛因強50倍,經常用在手術麻醉、癌症末期病患上。由於它的製造成本相對低廉,逐漸被利用在非法毒品的製造上,除了與海洛因等毒品混合,也會被壓製成偽造的藥丸進行販賣。許多人在吸食止痛藥品時,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服用了芬太尼。近年來更出現一種把芬太尼和動物鎮靜劑「甲苯噻嗪」(Xylazine)混合使用的新興毒品,使得危害大幅升級,美國白宮也因此把這種毒品列為「新興威脅」。 芬太尼之所以氾濫成災,是因為美國人特別不耐疼痛,加上藥廠利益掛帥下的推波助瀾,並精心鑽營美式自由主義的制度漏洞,才讓這種止痛藥短時間內變成隨手可得的毒品,估計美國一國就用了全世界80%的使用量。根據美國的官方數據,2022年有超過10萬人死於藥物濫用,其中超過三分之二與合成性鴉片類藥物有關。 美毒品氾濫卻怪罪他國…
作者:
宣仲華
頁數:
58
美國檯面上跟中國大陸握手示好,表現出真誠合作,檯面下卻狠招不斷。美國玩兩手策略,中國大陸則見招拆招,例如對半導體禁令反制;另對美國未來可能的金融制裁,也已有不少因應策略,讓美國占不到便宜。 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之後,葉倫成為第二位訪問大陸的政府高階官員,也是近五年來首位訪問北京的美國財長。緊接著,拜登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凱瑞(John Kerry)於7月16日至19日訪華,雙方就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交換意見。美方接二連三有高官訪中,檯面上跟中方握手示好,檯面下卻狠招不斷。君不見,拜登於美東時間7月11日宣布,因大陸破壞香港自治,繼續對美國的國安、外交和經濟構成威脅,決定延長針對香港的「國家緊急狀態」一年。但大陸並非省油的燈,外交部部駐港公署12日立即回應稱,美國無理干涉中國內政和香港事務,粗暴踐踏國際法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單邊制裁不得人心。筆者以為,美國玩兩手策略,大陸見招拆招,美國也得不到任何便宜。 大陸出招反擊半導體禁令 美中貿易戰及科技戰尚在進行中,為抑制大陸科技的崛起,特別是半導體的發展,美方陸續端出相關禁令。如去(2022)年10月,拜登政府實施更全面的限制措施,禁止使用美國設備和技術製造的高端晶片出口給大陸。這些舉措雖重創大陸的高端半導體產業,但在經歷了華為、中芯等多家科技公司被美方制裁後,中方也展開強硬反制。…
作者:
李沃牆
頁數:
60
7月9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Louise Yellen)在結束四天訪華行程後表示,美國對華的經濟戰略是「去風險、非脫鉤」,同時希望建立一個更「自由開放及公平競爭」的環境。無獨有偶,6月30日在布魯塞爾舉行兩年一次的「歐盟高峰會議」(European Council)所發布的聯合聲明也指出,歐盟各國希望減少對中國經濟的依賴,卻又同時達成需與中國持續發展經濟關係的共識。 全球各國歷經三年新冠疫情鎖國封境的衝擊,加上在此之前美中兩國就爆發了貿易爭端,美國藉此倡議推動脫鉤中國的政策,不僅造成經濟板塊呈現前所未有的變化,而且對產業供應重組帶來深遠的影響。然而,隨著全球各國疫後景氣復甦遲緩,對於快速崛起、即將與美國經濟體分庭抗禮的中國在疫後的經濟動向及發展,受到國際社會矚目。…
作者:
戴肇洋
頁數:
62
自1980年至今,地球生態系統安全邊界一直在加速崩解,其遭破壞的程度已危及人類生存底線;其中最受國際社會關注的「氣候變遷」議題,透過聯合國體制的倡議及大力推動,已制訂了各種協定及普世標準與指導方針,對全世界經濟成長、人力資本及勞動市場造成重大衝擊。 巴黎協定取代京都議定書 1992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作者:
林建山
頁數:
64
今年5月2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放寬再生能源電廠設置區位,規定新建或改建的建築物達一定規模以上者,必須裝置屋頂太陽光電。新規定是否可行,以及究竟該怎麼做,可參考國外經驗。 台灣適合裝設太陽能板 由於火力發電容易排放二氧化碳,有害人體健康,風力發電供電又很有限,太陽能光電被認為是最符合環保的供電方式之一,只要有屋頂的建築物即可裝設。 台灣位處亞熱帶,日照充足,除了每年夏季可能有颱風來襲之外,透過太陽能光電板進行電能儲存發電,似乎是非核家園的替代能源新趨勢。但是,屋頂裝設太陽能光電板所投入的成本和回本時間過久,這可能會成為台灣普設太陽能板的最大阻礙。 回本時間約12年…
作者:
王有康
頁數:
66
7月16日至24日間,來自兩岸及香港23家媒體的43名記者相聚甘肅,一路行經蘭州、武威、金昌、張掖、酒泉等地,進行為期一周的「絲路風采 如意甘肅」海峽兩岸記者聯訪活動。採訪團團長、大陸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陳斌華表示,在很多人心目中,甘肅是歷史、文化和詩歌中的中國,希望藉著記者們對今日甘肅的報導,讓大家瞭解發展進步的新時代大陸,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積蓄更多正能量。 台灣數十年前的高中地理課本裡,黃土高原區就是沒有樹、草等植被生長的一大片黃土、黃沙、黃色高山,但經過4 0年的發展,鐵路、高速公路交織其間,現在的大西北已不可同日而語。 蘭州是甘肅政經文教中心…
作者:
李中邦、陳淑英
頁數:
68
中國古有海上仙山的神話,有徐福浮海東去日本的傳說,孔子亦欲乘桴浮於海,海外或就是日本;中國古代文化和地理觀的中日關係和諧融洽。到唐代中華文化傳播至日本,儒家和佛教帶給日本深厚的「教化」,日人來唐絡繹不絕,將中國文化、思想、禮制引回日本,形成其文明的樞紐成分和內容;更有中國和尚東渡,建立其佛教文明。中日和平融洽的「文化氣場」一直至宋代,兩民族皆無互相征戰侵略,而是王道的流行互通。 從豐臣秀吉到德川幕府 日本侵略中國始於明朝。其時,日本武士浪人多有海盜,侵略攻伐中國沿岸,此即「倭寇」,且對台灣有所覬覦、侵擾、暫留。其時侵華的「倭寇」,大體源自九州諸藩,而幕府將軍豐臣秀吉更以中央軍力對東亞擴張侵略,其目標是滅明而入主中國。他首先發動侵韓戰爭,且亦籌劃南下滅琉球占台灣。可是豐臣在朝鮮兵敗受挫,他於末期忽然死去,日本的侵略行動暫時中止,但此霸權之役開啟了日本侵華的先聲。 德川幕府共264年(1603-1867),是中國明末直至清末之時,國政閉關自守,但民間出海從商或為盜者不少,日人前往大陸未曾停頓,來往台灣亦甚頻繁。德川日本已經不是單一的「天皇—將軍—大名-藩主—武士—浪人—平民」的傳統穩定結構。它與中國一樣,已經被迫納入全球商貿資本主義的東亞體系中。在此新秩序裡,日本視中國逐漸不再是那種「中國—四夷」的「傳統東方天下觀」,而是平視的國與國關係。在此新格局下,日本的政客學者開始留意並重視中國的資源、土地,他們意圖翻轉東亞典範,要將日本轉為「中國」,成為東亞政治文明的「中心」;而想把中國轉換為「邊陲」。 在此意識形態下,中國的台灣被視為日本航海「南進」的中繼站、出發港;德川時代日本人的心思和行動存在著對中國的覬覦和野心。「倭寇」侵擾是明代中葉後中國沿海的外敵大患,也是台灣不時存在的外來侵擾之源之一。中國入清,前期國勢強盛,沿海已無倭寇之患,唯日本的海商航海頻繁,除了對華經貿之外,對台灣亦甚好奇,嘗接觸且出入台灣。…
作者:
潘朝陽
頁數:
72
近來除了老生常談的「中國威脅論」,一種「中國見頂論」的話術,開始在國際社會大行其道。今年(2023)5月的《經濟學人》就以Peak China?為封面故事,聲稱西方分析家對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普遍趨於悲觀,認為中國將難以完成趕超美國的任務。「見頂論」也是一些國家選邊站隊的心理誘因。前不久,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就因公開駁斥「見頂論」,而釀成外交風波。 毋庸諱言,受中美競爭和疫情肆虐等影響,中國經濟發展在這兩年的確遭遇艱難。但如果理性看待「見頂論」,不難發現,唱衰中國乃誇大其詞,正如邢大使所講「現在賭中國輸的人,將來一定會後悔」。 「見頂論」背後的愁雲慘淡 根據中國智庫人大重陽研究團隊的考察,「中國見頂論」始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布蘭茨(Hal…
作者:
高靖
頁數:
74
經營網路社群現在是官方機構平日與外界互動的方式之一,不過,國防部的網路小編因缺乏歷史知識,經常在網頁鬧出笑話。例如,今年的七七事變當天,國防部小編發了紀念文,但在文中罵了俄羅斯一頓,這透露出,連軍方都搞不清楚抗日初期中國曾獲得蘇聯的支持。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發生事變,中國全民族開始抗戰,打了幾天後,中國軍隊就找上蘇聯幫忙了。根據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937年7月30日蔣介石電告駐蘇聯大使蔣廷黻,「盼對俄購械購機,請蔣廷黻大使從速進行,弟已告鮑大使須借款兩萬萬元款項之械機,惟彼政府尚無回音。」 抗戰初期,美國仍採中立政策,英國不願開罪日本,蘇聯早於美英等國支援中國抗日,當然有其戰略利益的考量,中國抗日可拖住日軍,不使日軍有多餘兵力攻擊西伯利亞,以免蘇聯一邊應付德國,一邊又要顧慮日本,兩面受敵。 抗戰爆發蘇聯即提供武器 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937年8月1日記載,蘇俄允接濟我武器,但以訂不侵犯條約為交換條件。當時政府對簽署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並不排斥,同時中國軍隊需要武器裝備。蔣介石8月21日寫下,決定請外交部與蘇聯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8月29日,中蘇同步在南京與莫斯科公布條約內容。…
作者:
高靖
頁數:
74
任何學問都有預設,否則無法進行研究和撰述,中國學亦然。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奠定基礎的「美國中國學」,不是獨立的,廣義而言,也是屬於薩義德(Edward Wadie Said)「東方主義」(Orientalism)的一部分。…
作者:
龔忠武
頁數:
78
20世紀中葉,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在比較世界上20多種文明後,認為面對21世紀嚴峻的挑戰─天然的氣候變遷與人為的核戰危機,有賴人類的覺醒,從悠久的中華文明傳統智慧中去尋找答案。其論點有三。 其一,湯恩比認為數千年來中國有「世界國家」、「世界政府」的傳統,視整個人類為一個大家庭,即所謂「天下一家」,且中國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以「天子」自命,視普天下的人為一家人,所謂的「四海之內皆兄弟」。湯恩比認為這種「世界國家」、「世界政府」的傳統觀念,孕育了一種和平共處的「世界精神」。面對嚴峻的挑戰,21世紀全人類生存發展所需要的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生共榮觀念。 其二,湯恩比認為中華文明的優點是具有宏大的包容性,儒、道、佛三教共融,沒有排他性,歷史上可以百家齊鳴、百家齊放,和而不同。當今世界人口達80億,種族多、宗教多、衝突多的現狀,只有相互包容,平等相待,「天下」才會太平。 其三,湯恩比認為中國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華人的勤奮、好學向上、愛好和平,能量龐大無與倫比,可以為全人類生存發展做出重大而正面的貢獻。 總之,湯恩比看到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及二戰後美、蘇冷戰,為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傷,為國際社會帶來了無止無境的動亂。只有中華文明特有的「天下觀念」與「大同理想」,才能化解21世紀全人類所面對的嚴峻挑戰。…
作者:
戴瑞明
頁數:
80
稍早烏克蘭陸軍使用西方國家軍援和俄製單兵肩射型反裝甲武器系統,擊毀了大量的俄軍裝甲車輛和攻擊直升機,跌破許多專家眼鏡。這種不對稱的作戰模式,是未來戰爭的雛型。以下僅介紹無導引火箭筒,包括鬥牛士火箭筒、AT-4火箭筒、鐵拳三型火箭筒、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砲等產品。 無導引火箭筒 無導引火箭筒,如台灣中科院的紅隼、美製M-72、俄製火箭推進榴彈系列(RPG)等。這類低成本、便攜式的單兵武裝,在現代化戰場上仍占有重要地位。相較於昂貴的反裝甲飛彈(ATGM)如美製標槍、俄製號角等產品,無導引火箭筒的單價低、重量輕,較適合單兵操作,但其穿甲力、精準度和最大射程則不如反裝甲飛彈。因此,無導引火箭筒較適合戰場輔助性質,可攻擊低價值、軟性目標,藉以降低反裝甲飛彈的消耗數量。 鬥牛士火箭筒 鬥牛士是2000年由新加坡和以色列合作研發的90公厘口徑、無導引、便攜式、單發、一次性、無後座力、滑膛反裝甲火箭。鬥牛士不能重複使用,也不能重新裝填。使用鬥牛士幾乎不需要訓練,適合一般人。研發團隊包括新加坡共和國武裝部隊、國防科技局(DSTA)、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Rafael)等,並由狄那米特─諾貝爾炸藥公司(Dynamit…
作者:
王尊平
頁數:
81
在空軍的定位中,攻擊機是屬於支援機種,特別是針對地面部隊的火力支援,攻擊機往往具有強大的載彈量、強韌的機體與較為低廉的操作成本等優勢,但在各國空軍的發展裡並非第一線的作戰裝備,其中以美、俄兩強的攻擊機發展較為出色受矚目。 美A-10雷霆二式攻擊機 1977年服役至今的A-10雷霆二式攻擊機,是美軍服役最為悠久的攻擊機,配屬美國空軍,是費爾柴德公司研製的機種,最終生產了715架。A-10攻擊機主要有三種型號,除了早年的A-10A已除役外,A-10B為雙座實驗機,最終並未大量生產,目前僅存的A-10為C型,配有戰術資料鏈,新型玻璃化座艙,新式投彈系統與新型火控系統等,為的就是要適應1990年代末至今的戰場環境。美軍時常以「疣豬」(Wart hog)暱稱該飛機。實際上,A-10攻擊機僅需一名飛行員操作,在飛機性能方面,機身長度為16.26公尺、翼展為17.53公尺、高度4.47公尺,最大起飛重量為22,700公斤,配屬兩具奇異公司的TF34-GE-100渦輪扇發動機,優點為低耗油與耐用,能在短跑道起降,若一具發動機不幸受損,A-10攻擊機仍能依靠僅存的動力折返基地。 從外觀上來看,A-10的發動機位於機身後段的背部,而發動機排放的廢氣後所產生的紅外線訊號,是在水平尾翼與垂直尾翼上方通過,可大幅降低飛機遭到地面防空飛彈擊中的機率。A-10攻擊機並不適合高速飛行,一方面受限於發動機推力所致,二方面受限於機體設計,尤其是機翼的長度比機身長,但其低空飛行的性能極為優異,能在低空300公尺進行飛行作戰任務。…
作者:
宋磊
頁數:
84
野柳因天然漁港的條件,從近500年前就成為海盜,、西班牙航海者,、和大陸漳州移民的造訪地。居民主要靠捕魚維生,有豐富的漁村文化。但因1960年代初的開放觀光,漸漸失去了靈魂。 野柳位於新北市萬里區。筆者對此最初的印象是小學的「北海一周」旅行,曾到這裡的海洋世界欣賞海豚表演等。三年前也追著吃「萬里蟹」的熱潮來到此地,並到野柳地質公園及野柳特產街等走走。近年當局以「野柳石光‧夜訪女王」為主題的燈光秀,讓遊客只注目於野柳岬區的奇岩怪石,忽略了瀏覽村社內漁家特有的屋厝建設等。 野柳漁村的發展 由大屯山系向東北海面伸出的野柳龜岬角(以下稱野柳岬),從金山海邊東望,猶如潛入海中的巨龜。它抵擋了強烈的東北季風,使岬西側的灣澳形成優良的天然漁港。也因屬大屯山系的支脈,使它的岩泉和山林積水不缺,並有全年不涸的清泉古井。據說,近500年前的明代中葉,就有海盜利用野柳天然漁港的地形為根據地,四出劫掠過往船隻。 之後,西班牙航海者至台灣北部時,因冬季東北季風大起,野柳岬不斷地受到強風巨浪撞擊所潑起的濤天浪花與轟隆巨響,有如魔鬼般出竅,驚悚而不敢靠近,因而賜名:「魔鬼之岬角」(Punto…
作者:
張建豐
頁數: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