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
週二, 07 十二月 2021

11月5日,南韓第一反對黨「國民之力」經過72天的黨內激烈競選,終於順利選出第20任總統候選人尹錫悅,將於明年3月9日與執政黨候選人李在明角逐總統寶座。尹錫悅創下了多項南韓憲政史上的記錄,值得關注。

週二, 07 十二月 2021

最近美國中情局長伯恩斯及國務次卿盧嵐先後訪問莫斯科,與俄方討論烏克蘭危機、台海衝突及伊核問題等。此外,俄羅斯輿論認為此次習拜峰會對中美關係緩和有所助益,但雙方在台灣及南海主權問題上並未取得共識。

 

週二, 07 十二月 2021

日本首相岸田上任後的首場考驗、眾議院大選結束,執政聯盟兩黨所獲議席遠比預期佳,再渡過外相林芳正被視為「親中」的小漣漪後,應該可以甩開「抗中」的政治遊戲,善用中美關係變化及RCEP生效來振興經濟。

週二, 07 十二月 2021

「新冷戰」一詞,最近成為描述當前中美關係的術語。有人認為中美兩國正朝著爆發「新冷戰」的方向發展,有人甚至認為中美「新冷戰」已經爆發。通過耳熟能詳的美蘇二元對立,來審視中美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是很正常的,但將美蘇「冷戰」拿來比喻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卻未必恰當。

週二, 07 十二月 2021

在中美戰略競爭激化的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近年來以「人權外交」為幌子,在涉疆涉港涉藏等問題上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在人權領域以人為製造緊張氣氛與對抗局面。然而,這些以「人權法官」自居的發達國家,既罔顧自身人權保障嚴重不足的事實,也無視發展中國家民眾的生存權與發展權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週二, 07 十二月 2021

1971年7月,季辛吉以「密使」身分突然繞道巴基斯坦,「秘訪」北京,為冷戰時期中兩個敵對的中美大國敲開「和解」大門。50年後的今天回顧看來,季辛吉的「密訪」,不僅在當時是「震撼世界」的大事,對於美中今日重新跌入「新冷戰」深谷後,如何在未來時空節點上用「新和解」邏輯走出深谷,共同努力建構新型大國關係,尤具歷史意義。

週二, 07 十二月 2021

高端疫苗一開始走免疫橋接方式,就已走上不歸路。它是全球唯一未經大規模實驗驗證就私下解盲,並由政府緊急授權使用的疫苗。高端變成全球疫苗界的孤兒乃理所當然之事。島內大內宣騙騙自己同胞可以,走不出國門怨不了人。如今77萬高端族群,為出國須混打、加打、補打、重打,都是自圓其說而已;直白的說,就是白打了,還須承擔額外風險。

週二, 07 十二月 2021

今年10月10日,蔡英文在雙十講話中拋出所謂「四個堅持」。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論調,即所謂「兩國互不隸屬論」。較之李登輝的「兩國論」、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該論調在「台獨」道路上走得更遠,也更具危害性、挑釁性和危險性。

週二, 07 十二月 2021

蔡英文在今年雙十宣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大家都認爲她說出了「兩國論」的心理話。其實中華民國也好,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好,都是代表中國的國號,中國是皮,國號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週二, 07 十二月 2021

中共中央六中全會閉幕,推出了第三份歷史決議文:《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共前兩份歷史決議文,分別為1945年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81年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從第三份歷史決議可看出,中共黨史一脈相傳,每一階段均有所關連,承先啟後,一代接一代持續努力。而中共過去的對手,中國國民黨,卻呈現完全不同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