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NO.101│公投後民進黨將乘勝追擊
12月18日傍晚,蔡英文在公投結果出爐後,立即表示「公投沒有誰輸誰贏的問題」。的確,這次投票率僅四成一,又有48%的不同意票,公投結果當然不能代表主流民意支持民進黨的執政方向。尤其,儘管代表性不足,全民在未來都無法避免吃到萊豬,都會不時遭到斷電、停電,都得專程跑一趟去投公投票,因此,全民都是輸家,那「人民的頭家」豈會是贏家? 不過,從蔡英文19日上午就在官邸,邀集府院黨高層及部分執政縣市首長,「就多項重要國政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其中包括要求立院黨團支持政府總預算案及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看起來,民進黨自認是公投的大贏家,而且要乘勝追殺在野黨,為自己長期全面執政打下更堅固的基礎。 12月22日,民進黨立院黨團不負使命,挾多數表決將兩兆政府總預算案逕付二讀,創下台灣史上最大惡例,後因被罵「獨裁墮落」,又經在野黨同意在休會前審查完畢而撤回。不料,24日,為使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有法源依據,民進黨黨團又不畏輿論痛批「因人設事」、「鴨霸」,擬強行將《地方制度法》修法草案逕付二讀,引發在野立委衝上主席台癱瘓議事,僵持幾小時後,民進黨才勉強撤案,轉將該案交付一讀。 民進黨接下來,除了要在1月9日台中二選區補選、台北林昶佐罷免案「完勝」外,想必還會在短期內開放日本核食進口,以確保美、日將更大力「保衛台灣」,當然更會想方設法贏得今年地方選舉。不過,依筆者判斷,蔡英文還想在任內完成她連任後信誓旦旦的修憲工程。 朝野目前唯一有共識的修憲案是「投票權下修至18歲」,但基於立院及公民複決的門檻均高,僅為此案大動作修憲,似有所不值。而且,連林義雄、辜寬敏等台獨人士都知道,唯有先降低修憲門檻,打開潘朵拉盒子,才能最終實現「正名制憲」的目標,立法院長游錫堃也一再強調,「只要通過18歲與降低修憲門檻,修憲就有60分」,因此,如無意外,一旦修憲風潮再起,降低修憲門檻就會是民進黨主打的戲碼。…
作者:
紀欣
頁數:
立委高嘉瑜遭男友林秉樞施暴 11月2日,聯合國第26屆氣候大會(COP26)做出首項重大協議,超過百國承諾2030年前遏阻森林濫墾;10日,大會接近尾聲之際,中國和美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在未來10年加強合作減緩全球暖化12月1日,針對遭男友林秉樞施暴事件,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召開記者會表示,前段期間見識到人性最黑暗恐怖的一面。2日,新北地院裁准林秉樞羈押禁見。21日,新北地檢署二度請高嘉瑜出庭,確認對林提出八大罪嫌。 尼加拉瓜與台斷交,台只剩14邦交國 12月10日,尼加拉瓜宣布與台斷交,三個小時後與中國大陸恢復外交關係。14日,外交部長吳釗燮首度表示「已盡力」。23日,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在立法院指責吳釗燮,是第一名的「斷交部長」。 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在廈門召開…
作者:
編輯部
頁數:
4
2021年四項公民投票,在總投票率41.09%的低檔下,民進黨蔡政府作為反方,完勝;但支持各項公投的正方得票率,從47.16%到48.96%,代表有接近半數公民反對民進黨的執政路線。此刻探索蔡英文口中的國家路線(民進黨路線),是為台灣行路致遠,避開窮途末路。
作者:
林松青
頁數:
6
俗話說:「偷雞不著蝕把米」,民進黨不顧法律規定,以「政府是當然反方」為藉口,投入400億行政資源,催出400多萬票,取得12月18日的公投勝利,固然一時得利,卻在能源戰線上,種下往後砸鍋的危機,也埋下2024年總統與立委大選將面臨結構性的困局,近憂遠慮將紛至沓來。
作者:
魏邦彥
頁數:
8
四大公投遭到蔡政府封殺,坐實了「綠色獨裁」,在執政的民進黨掌握了黨、政、軍、警、媒、網及中選會的行政資源下,公共政策的理性思辨空間完全壓縮,經由民進黨的政治洗腦,竟連食安議題的反萊豬案也輸了。這不是反智?什麼才是反智?
作者:
孫榮富
頁數:
11
本次公投案因為執政黨和最大在野黨均傾全力介入,導致結果被視為是執政的民進黨「完勝」國民黨。雖然蔡英文於結果揭曉後說公投沒有輸贏,但因她在公投過程中積極介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更早就拉開了政黨對決的態勢,使得本來屬於公共政策的選擇淪為政黨政爭,公投結果勢必會影響政情發展。
作者:
曲兆祥
頁數:
12
12月18日舉辦的四項公投,包括禁止萊豬進口、保護藻礁、公投與大選同日舉行,以及重新啟動核四廠,均因反對票高於同意票,未能通過,此一結果對美台及兩岸關係都有影響,其中又以反萊豬進口案關係最大。
作者:
王高成
頁數:
14
一場令人失望但卻不意外的公投落幕,毫無疑問的,這是民進黨繼陳柏惟罷免案落敗後一次「報復性」的勝利,未來推動各項政務將更沒有阻礙,短時間內新竹縣市合併與日本核食進口就會落實。然而,從一個南部人的角度觀察這次公投,筆者看到五個失焦與一個失準。
作者:
馮國豪
頁數:
16
台灣四大公投分別為: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建。投票結果不是預估的3:1,也不是2:2,而是全面遭否決。除國民黨嚴重受創外,公投結果還透露出台灣當前的政治生態。
作者:
周忠菲
頁數:
18
四大公投在野勢力大敗,國民黨自然灰頭土臉,很多人必然擔心2022與2024,是該擔心,但不必那麼悲觀,最終的問題在於國民黨是否要大幅改革。若能改,地方諸侯難有再唱反調空間,內部團結與重返執政才有希望。
作者:
朱駿
頁數: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月前遭男友林秉樞施暴,案情表面上看不過是女性愛上了「渣男」。但高嘉瑜是有權力的立委,何以遭施暴及行動受控一段時日後,才在透過媒體配合「蒐證」完成的時機下,由該媒體披露該事件?而且,事件曝光後不久,為何自稱「台獨機關槍」的李柏璋,在被視為「網軍」的PTT上發文,企圖為林秉樞洗白而帶風向?民進黨雖極力壓制真相,但仍暴露出「網軍治國」的問題。
作者:
桂宏誠
頁數:
24
2021年12月10日,就在台灣聚焦宏都拉斯新政府上台後是否會與我斷交之際,天外飛來尼加拉瓜政府宣布和我斷交,再與中國大陸建交的消息,令國人無比震驚。
作者:
趙興鵬
頁數:
26
何邦立,福建壽寧人,1944年生於重慶,1949年隨父親何宜武第二度來台。1962年入國防醫學院就讀。畢業後分發空軍服務,後考取國防公費,赴美深造航空醫學四載,學習飛行駕駛,並在俄亥俄州立大學、梅歐診所接受航醫訓練,1974年取得美國航空太空醫學專家資格、美國預防醫學院士。
作者:
紀欣
頁數:
28
2021年12月9-10日,美國總統拜登召開任內首次「民主峰會」,邀請全球110個國家/地區的政府、公民社會及民間部門的領袖/代表參加,宣稱要以民主對抗威權、打擊貪腐及促進人權,結果卻顯示美國只想繼續作為世界政治及文化的霸權。
作者:
姜新立
頁數:
34
想當年蘇聯崩解、柏林圍牆倒塌,美國躊躇滿志,以爲歷史已經終結,將永遠獨霸環宇,傲視世界。全球無數人士莫不視美國為民主典範、自由的天堂、富裕而愉悅。孰知美利堅從川普到拜登,五年以來,好像換了人間,雍容自信變得急躁不安、幽默輕鬆變得緊張局促、風度翩翩變得氣急敗壞、理性思考變得情緒發洩。令人有點像狐狸露出尾巴,假面具被揭開的感覺。
作者:
汪榮祖
頁數:
36
2021年12月13日,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哈斯(Richard Haass)與研究員薩克斯(David Sacks),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網站發表《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模糊性的危險與日俱增-拜登必須向中國和世界表明美國的承諾》(The Growing…
作者:
花俊雄
頁數:
40
美國舉辦的首次全球民主峰會終於在2021年12月粉墨登場。儘管拜登在開閉幕式講話中隻字未提中國,但演講稿裡的「威權」、「專制」指向何方不言自明。中國大陸這次罕見地選擇先發制人,與美國打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民主攻防戰,也給世人留下啟示。
作者:
胡勇
頁數:
42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最近密集對台灣發聲,如下指導棋般要台灣與日、美共同「抗中」,然而,細嚼其講話內容,根本是在為日本介入台海鋪路,醞釀「台灣有事」。
作者:
李中邦
頁數:
44
基於歷史的原因,俄羅斯與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國的關係緊密,但近年來烏、白兩國的發展迥異,俄烏關係緊張升高,頗有引發衝突的跡象,但俄白關係更加融合,「國家聯盟」(Union State)儼然成型。
作者:
湯紹成
頁數:
46
2021年11月25-26日,亞歐領袖會議(Asia-Europe Meeting, ASEM)在柬埔寨召開,由於疫情因素,絕大多數領導人都透過視訊連線的方式與會。
作者:
趙國材
頁數: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