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
週四, 10 二月 2022

我曾經有個小名叫牛牛。我出生在猴年,但我生在農曆年前,也在立春之前,所以我屬羊。我是祖父第三代的第一人,名字是祖父起的,包括我的小名牛牛。我弟弟出生於下一輪的猴年,屬猴。我父親給他起名叫大年,因為好叫也響亮,以至於完全忽略了兄弟排行的傳統習慣。不僅如此,還給他起了和我一樣的小名,也叫牛牛。我們哥倆都不屬牛,而我們家對「牛牛」這個名字情有獨鍾,卻是有原因的。

週四, 10 二月 2022

2016年川普競選總統的口號是「讓美國再度偉大」,但在他執政四年後,美國更偉大了嗎?看了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榮譽教授李本京大作《傳奇—爭議:川普與分裂之美國》後,讀者給出的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週四, 10 二月 2022

李本京教授新近出版《傳奇─爭議:川普與分裂之美國》一書,獲致贈,但囑交書評一篇,不勝惶恐。個人既不做美國研究,也沒在美國讀書,評論一個美國專家的著作,未免強人所難。但老友軟硬兼施,只能忐忑受命。

週四, 10 二月 2022

韓國和印尼合資研發的KF-X戰機計畫,近日已完成原型機(KF-21)量產。此外,南韓空軍將旗下的KF-16機隊,升級成KF-16V水準。KF-16升級成KF-16V的照片已在網路曝光。而T-50/FA-50的外銷成果亮眼,也讓競爭對手不敢小覷。

週四, 10 二月 2022

1970年代末,F-18大黃蜂戰機正式亮相,並於1983年正式服役於美國海軍,近40多年過去了,F-18戰機一直是美國海軍的主力戰機及空中力量,隨著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的F-35戰機到來,未來美國海軍仍以F-18系列戰機與F-35戰機,共同撐起海軍航空兵的主力。

週四, 10 二月 2022

2021年5月15日,經過7個月航行、地球-火星軌道轉換、抵達火星、繞行火星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這是中國在FAST太空望遠鏡、太空軌道飛機、月球往返載運月岩、天和號核心艙成功發射後,太空探索的另一創舉。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失敗經驗,中國首次發射天問一號便成功登陸。此舉也顯示中國在航太基礎設施、材料科技水準、人才培育養成等方面確實有重大進展。

週四, 10 二月 2022

戰略學者黃介正近期在報端為文,指出國軍擬廢止陸軍「軍團」編制,新劃五個「作戰區」,事涉台灣特色的軍改;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也以「眼睛看不見的戰爭:21世紀與危險的距離」舉辦系列座談,有系統剖析解放軍和島鏈戰略等專業議題,讓我不禁回憶起服役時參與的「建安三號」。

週四, 10 二月 2022

中華電視公司(華視)1971年開播至今50年,有個特別的節目,每周四上午播出,周五下午重播,是華視最長壽的節目,那就是莒光日政治教學。華視在1975年播出莒光日政治教學,這一年王昇晉升上將總政戰部主任,他後來遭蔣經國罷黜,流放到巴拉圭,但他所創的電視政治教學仍持續播出到今日。

週四, 10 二月 2022

想起陳水扁在總統任內的名言:「反正軍公教是少數人,又不投票給我們,所以不必對他們客氣。」這樣的真情告白,才是大砍軍公教退休金的實際理由,而勞保基金財政更困難,卻文風不動,此可為證明。

週四, 10 二月 2022

最近,在台灣各界將核心聚焦於經濟春燕喜訊接二連三的同時,英國《經濟學人》在最新一期的封面上,以台灣地圖及Taiwan為圖示,中央搭配雷達回波光譜,左右兩側是中美兩國國旗,周遭以亮點代表雙方軍事機艦的對峙;同時,引述剛卸任的印太司令戴維森談話,直接指出最快2027年中國大陸可能侵台,顯示台灣是「地球最為危險的地方(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