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2021年11月底在北京的國家博物館展出。2000年11月開始,浙江浦江縣發掘出迄今世界上最早明確的栽培水稻、定居村落遺跡和彩陶遺存。這就是舉世矚目的上山文化遺址,考古發掘充分證明這裡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為基礎的中華文明形成的重要起點,也修訂了人們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認識。
早在1981年,74歲的母親就衝破台灣當局的「三不」禁令,回大陸來看我們三姊弟,終結了30多年骨肉離散的悲劇。
余英時在1950年代末期,努力想在西方文化傳統中找尋「人文思潮」,但他忽略了西方中世紀有長達一千年的「黑暗時期」。他掌握不住歐洲文明發展的兩大軸線:「理念論與經驗論」及「實在論與唯名論」之間複雜的辯證關係。十年後,他才在〈從宋明理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1970)一文中,試圖用「智識主義/反智識主義」的建構,來解釋西方「黑暗時期」的歷史發展,結果踏出了他錯誤的第一步。
熊希齡,湖南鳳凰人,1894年中進士,後參與戊戌變法並從政,1913年出任袁世凱北洋政府的國務總理,坐上國務院的第一把交椅,是他從政歷程上的巔峰,同時也是他一生中最受人指責和詬病的地方。晚年創辦馳名中外的北京香山慈幼院,並將全部家產捐作兒童福利基金,同時還積極投身抗日救亡事業。熊短暫的從政經歷和他一生的事業來比,只是一個誤上賊船的小瑕疵而已,吾人不該因此掩飾他一生愛國利民的光榮事蹟。
中美關係經過川普幾年折騰下來,到了2020年已大受折損;夏季,國務卿蓬佩奧在強關中國駐休斯頓領事館後,竟要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出行須先得到國務院批准。崔大使為顧全大局,只能忍辱負重,但他不卑不亢,有理有節,進退有度,2021年夏天終於結束了長達8年有餘的出使任務,返回中國。崔大使不辱使命,大節不虧,從他身上,國人看見了漢朝蘇武的風骨氣節,歷經兩千餘年而未衰。
1月11日,整天陰陰沉沉的,這大概是入冬以來最濕冷的一天,而我們敬愛的龐建國老師,就選在這一天離我們而去。
根據世衛組織(WHO)的數據,全球在今年1月上旬新增確診15,154,666例,新增死亡43,461例。目前全球感染Omicron者已超越Delta變異株,成為主流毒株。近幾周的資料更顯示,Omicron傳染力更強,依照歐洲目前感染的速度,兩個月內會有超過半數的歐洲人口感染Omicron。不過,經核准的疫苗可以提供良好保護力,防止重症及死亡。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迄今已屆滿兩年,從過去兩年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的數據可知,中國大陸確實受到疫情的影響,但仍能穩中求進。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但長期以來,兩岸的房地產早已被當作商品炒作,愈炒愈高。近來,打房政策一波接一波,但又怕衝擊經濟成長,效果似乎有限。
壬寅伊始,國際社會在關注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是否蔓延,再度衝擊甫復甦的國際經濟之同時,無不聚焦美中兩國領袖自去年11月15日線上視訊會談後,2022年美國對中經濟政策是否有所調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