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
週三, 09 三月 2022

美國總統選舉在一連串的政治爭議,甚至國會被攻占等不可思議的事件後,拜登正式開啟了新政府的執政時代。對於美國而言,這是恢復傳統理性,正確處置失控新冠疫情及衰退經濟的契機。對台海關係來說,受到川普操弄民粹的不可測與高風險,似乎也已告一段落。

週三, 09 三月 2022

1月6日上午,成千上萬川普的鐵粉聚集在白宮橢圓形草坪上,參加名為「拯救美國」的集會。川普在會上說「今天在這裡的所有人,都不想看到我們的選舉勝利被膽大妄為的激進民主黨人偷走」;「如果你不激烈戰鬥,你將會失去你的國家」。川普鼓動大家沿著賓夕法尼亞大道走到國會,不久後,川粉攻進了國會山莊(Capitol Hill)。 

週三, 09 三月 2022

拜登必須重新整理中美關係,走出自己的特色路線,才有可能執政成功,最關鍵點就在重新說清楚「一個中國政策」的實質內涵。民主黨對中鷹派氛圍增長,考驗拜登跳脫川普主義的能力。 

週三, 09 三月 2022

拜登畢生從政,擔任參議員36年、副總統8年。眾所周知,美國現任總統以其優勢連任四年應無懸念,然而川普輕忽疫情及自我毀滅性的瘋狂,使拜登得到未預期的勝選。敗選後,川普死不認輸,繼續糾纏,閙出攻陷國會的流血事件,直到1月20日,在重兵保護下,拜登宣誓當上美國第46任總統。有人歸功於美國民主制度到底還是起了制衡作用,卻忘了25,000大軍壓境的作用。用台灣流行的話說,拜登高興一天就好,因為他面臨的内外挑戰實在無以倫比。 

週三, 09 三月 2022

孫中山先生講過一個扁擔與彩券的故事:一位苦力買了一張彩券塞在扁擔裡,對獎時發現他中了大獎,一高興就將扁擔丟棄,忘了扁擔裡有他的彩券,結局是他不僅不能脫離苦力的生活,連賴以維生的扁擔都丟棄了。這是個虛構的故事,可是現在卻很可能發生在國民黨身上。

週三, 09 三月 2022

桃園市議員王浩宇遭到罷免引起政壇高度關注,原因在於原先各界評估王雖處境危險,但最後應該有驚無險地過關,可是票開結果居然一舉超過81,940票的罷免高門檻。這個結果驚動了民進黨高層,當然更激勵了國民黨上上下下。

週三, 09 三月 2022

1月6日,一群川粉被教唆攻進美國國會,抗議參眾議院正式確認拜登當選總統,導致五人死亡的悲劇。在台灣看到這則新聞,讓人不能不想到六年前在台灣發生的太陽花事件。兩批人同樣是占領國會,下場卻大不相同。

週三, 09 三月 2022

1月6日美國會進行總統選舉人團認證時,在川普的鼓吹下,激進川粉攻入國會大廈,打斷了認證程序,爆發警民衝突,造成5人死亡,多人被捕的悲劇,這場暴動前後長達4個小時,在國民兵、警方與FBI持續增援下,才平息下來,同時也引起美國朝野一致撻伐,並造成眾議院發動二次彈劾川普。

週三, 09 三月 2022

美國,多少台灣知識分子嚮往之地,有多少台灣人早成了精神美國人,所有美國灌輸的標準與價值,幾乎沒有不照單全收的,對台灣來說所謂的「世界」,美國大概占了九成九,台灣的一切幾乎可說都是繞著美國在轉。直到川普與川粉,徹底敲碎了這個幻想,雙標美粉們的臉,被打得其腫無比。

週三, 09 三月 2022

在1月20日上午,川普黯然離開白宮,拜登正式宣誓就職美國第46任總統之前,拜登新政府的美中台政策早已成為台灣政學界熱議的話題。

不分黨派的台灣學者專家大致認為,拜登勢必把疫情控管、團結美國內部置於執政首要任務,未必會在短時間內對美中台政策表態;拜登很難完全翻轉川普的抗中政策,但應該不會是抗中急先鋒;拜登縱不會把台灣當成「棄子」,但必然堅守「一中政策」。

不料,1月23日晚,針對大陸當天派出13架次軍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美國務院發表聲明表示,華府注意到大陸企圖恐嚇包括台灣在內的鄰邦;美國敦促北京停止對台灣於軍事、外交與經濟上施壓,並敦促北京與台灣的民選代表有意義的對話。該聲明也重申,美國將繼續支持和平解決海峽兩岸議題,以符合台灣人民的期望與最大利益;恪守「美中三公報」、《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

民進黨黨政人士高調歡迎這一份聲明,並指出拜登政府一上任就對台海問題表態,顯示對台灣的相挺,尤其把「六項保證」列入對台政策中,又將1972年《上海公報》中的「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改成「支持和平解決海峽兩岸議題,以符合台灣人民的期望與最大意願」,這展現了對台灣的友好,也要求「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必須符合台灣人民的意願。

國民黨對該聲明也表示歡迎,還評論大陸軍機繞台「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希望可啟動對話,不管是國民黨或學者,都願意扮演這樣的角色」。

其實,正是國、民兩黨長期以來的表現,讓大陸醒悟,維持台海現狀的後果就是讓兩岸分隔固定化,這不僅違反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也讓外部勢力可隨時趁機操弄台灣問題遏制中國。

1月23日衛星圖像確認,美「羅斯福號」航母今年首度經由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活動,美偵察機和艦載預警機也抵近台灣周邊空域。在此情況下,若大陸不採取行動,怎能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美國聲明中的「包括台灣在內的鄰邦」,已明顯違反美國自己的「一中政策」,以及拜登智囊艾利森最近才公開說的「拜登明白只有一個中國,並沒有獨立的台灣國家存在,美國不會承認台灣獨立」。美國若想與中國改善關係,就絕不能在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和中國人民民族感情上做任何挑釁。

此外,拜登政府認知,一旦台海有事,美國必然會被捲入災難性的戰爭,因此敦促兩岸開展對話。國、民兩黨都強調「要以對話代替對抗」,民間人士更呼籲蔡英文務必要想辦法與大陸恢復對話,否則命運就操在他人手中。但是,大陸講得很清楚,「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家裡的事,應該由家裡人商量著辦」,台灣方面若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那麼要以何立場與對岸開啟對話?雙方又能談些什麼?這恐怕才是民進黨當局要認真思考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