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拜登團隊幾位關鍵人士在參議院任命聽證會上的陳述、拜登本人在國務院的外交政策談話,以及拜習通話透露的訊息,可以看出美國新政府對華政策大致的輪廓為:(1)遏制中國大陸繼續崛起是全民共識;(2)貿易戰不會休兵,技術戰將持續;(3)不會放鬆美軍在台海與南海的軍事活動與壓力;(4)要求中國大陸停止對台灣在外交軍事國際空間的打壓;(5)持續施壓與關切大陸對香港、新疆、西藏違反人權的行為;(6)將致力聯合美國盟友共同應對中國崛起帶來的問題;(7)在有利於美國的氣候、瘟疫、朝鮮、伊朗等議題上可以與中國合作。簡言之,這是一個遏制、競爭遠大於合作的對華政策。
「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曾邀請一批喜愛自然生態及關心部落文化的人士前往司馬庫斯,一面觀賞深山的天然美景,一面體驗部落的原民文化,希望能為他們正在推動的「部落生態旅遊」發聲。基金會邀請我,因為早年我曾以秀巒村的變遷為題材,寫成〈黑色的部落〉一文,後來還得到第一屆時報文學獎的首獎,發表時曾引起廣大的迴響。
現代海戰早已跳脫砲彈攻擊的模式,而改以反艦飛彈的方式進行防守與攻擊,而區區一枚反艦飛彈,不僅會對大型軍艦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在必要時能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之一。美國海軍的魚叉反艦飛彈,雖非全球首款的反艦飛彈,但因服役時間長、參與的戰役多,加上其型號不斷改良,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裝備。
日前美國海軍一架F-35C(CV)型戰機,在降落時不慎撞擊卡爾文森號(CVN-70)航艦甲板,隨即墜入南海,飛行員彈射逃生。不過,纜繩(攔截索)遭扯斷反彈,並擊傷7名甲板人員,均送往菲律賓醫院治療。過去這類意外事故的發生,主要是因人為操作疏忽、機械故障、航艦甲板搖晃、側風影響等因素。但英國媒體曾報導過F-35C戰機攔截鉤的設計缺失,可能會造成重大飛安事故。
由於Omicron病毒株有高傳染力、低致死率、有流感化的趨勢,同時疫苗接種率上升、治療藥物面世、各國逐漸放寬防疫措施,但丹麥日前發現Omicron的BA.2亞型,較原本的BA.1型傳播力高約33%,且其免疫逃避特性較大,連已接種過疫苗或加強劑的人都可能被感染,這代表新冠疫情尚未結束。
中國封建社會晚期是否孕育了資本主義萌芽?從1920-30年代起,歷史學者就開始探討這個問題,50-60年代達到高峰;改革開放後學界重啟研討,但關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研究逐漸淡出主流。儘管中國經濟史學界仍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明清至近代經濟發展的主要線索,但部分受到西方論述影響的學者不再堅持中國在近代以前產生過資本主義萌芽,甚至有人以為資本主義萌芽是一個「假問題」。什麼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到底有沒有「中國資本主義萌芽」?這個問題的研究發展歷程及其意義,是本文論述的主旨。
二戰後,盟軍遵守《開羅宣言》的承諾,將台灣、澎湖歸還中國,在美軍的協助下,國府正式接收台灣。然勝利來得太快,國府接收準備不足,加上各種政策失誤,台灣民眾很快地由期待轉為失望,僅14個月後,便發生了影響深遠的二二八事件。
2019年7月初,我應邀到福州參加「台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活動」,期間,我抽空搭高鐵從福州前往漳州,在振成巷,參觀了剛修復好的清代最後一位台籍進士汪春源的故居後,又到了該巷32號原中共福建臨時省委的舊址,在那裡我想起了家中長輩的往事。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森應中國總理周恩來之邀訪華,並於2月28日與周恩來在上海簽署了聯合公報(又稱《上海公報》),結束了兩國23年的對抗,中美兩國開始朝關係正常化方向發展。
2016年開始全球食品價格就一直上漲,特別是2020年受到異常氣候與新冠疫災雙重打擊,穀物等供應不穩定,加之《巴黎協定》脫碳化的「綠色通膨」(Greenflation)又大幅推高了食物生產成本,使得食物通膨問題更加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