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
週三, 16 二月 2022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6%以上的經濟增長目標,其實背後有其重要的意涵。另外,今年的預算也與「十四五規劃」相匹配,降低赤字率,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

週三, 16 二月 2022

根據各國媒體報導,接種AZ疫苗出現各種死亡案例。韓國是授權代工的國家,有年輕人施打後造成血栓致死,挪威有三名醫護人員接種AZ疫苗後也因血栓、出血及血小板數量過低而住院,這三人的年齡都在50歲以下,且都注射過第一劑AZ疫苗,其中兩人已死亡。另據奧地利醫療單位報導,也證實一名49歲女性在接種AZ疫苗後,因嚴重凝血問題喪命,另一名35歲女性則是在接種後出現肺栓塞急性肺部症狀。

週三, 16 二月 2022

新冠肺炎在全球流行已逾一年,截至3月25日全球已有1.2億人感染,死亡274多萬人。世界超強的美國有3,000萬人染病(占全球染病人數的1/4),每天新增患者仍高達5-6萬人,死亡達55萬人(占全球死亡人數1/5),每天計1,200人。巴西次之,1,200萬人感染,28萬人死亡。印度緊隨在後,1,140萬人感染,死亡16萬人。整體而言,疫苗已開始注射三個月,涵蓋面相當有限,歐美為了恢復經濟過早解封,將面臨第三波疫情的威脅,全球問題仍然十分嚴峻。

週三, 16 二月 2022

832個窮縣,12.8萬個窮村,散布在全中國各地,絕大多數處於「蜀道難」一類的地理環境,總人口近1億,以少數民族居多。2012年底,共產黨18大擬定了全面建立小康社會目標。既然要建小康社會,當然必須扶貧和脫貧,按計畫必須在2020年完成。所以,過去8年,全中國動員了幾百萬黨員和幹部,其中1,800人還為此犧牲了生命。2021年2月25日,在北京舉行脫貧表彰大會,習近平在會上宣布,「在迎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脱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

週三, 16 二月 2022

2021年3月11日,大陸13屆全國人大4次會議以高票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這不僅是繼2020年6月香港國安法出台後的又一大治港舉措,也為「愛國者治港」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撐,是中央從憲制層面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確保香港長治久安的必要之舉,具有合法性和正當性。

週三, 16 二月 2022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下稱報告)的涉台部分與去年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有一些與時俱進的調整。具體來講,今年的報告再度明確了對台工作的原則和基調,即堅持對台工作的大致方針,以及恪守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的底線。至於工作的策略方面,則既包含了強力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的硬性措施,也囊括了務實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柔性政策。

週三, 16 二月 2022

3月4-5日至10-11日,大陸全國政協與全國人大第13屆第4次會議分別召開。如果將中共19屆5中全會的決議,以及習近平2021年1月初所提的「新發展階段論」,與這次兩會的議題/議案連在一起思考,就可發現2021兩會有新的意義,那就是:這次兩會是中國新發展階段合法性的起始點,也是後疫情時代新挑戰的分界線。

週三, 16 二月 2022

3月18日,中國大陸主管外事工作的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外交部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阿拉斯加會面,這是中美高層外交官員在拜登上台後首次面對面會晤。沒料到禮節性的外交會議開幕致辭,演變為中美外交官唇槍舌劍的交鋒,透露出兩國存在重大分歧。

週三, 16 二月 2022

拜登上任後,首要任務一定是安內再攘外。從他啟用歐巴馬時代的班底,而且注重專才,用人多元化,加上3月11日的首次國事講話談的都是接種疫苗事,可看出他安內的決心。不過,拜登的外交團隊也已開動兩個月,其作為尤其在中美關係上甚受國際關注。

週三, 16 二月 2022

拜登上任迄今不滿百日,就迫不及待地於3月3日發布了《暫行國家安全戰略指南》(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作為美國政府各部門行事的指導方針。仔細閱讀該指南,不難發現其中的觀點和思維與拜登在2020年3/4月號《外交事務》發表的〈為什麼美國必須再次領導:在川普之後拯救美國外交政策〉(Why America Must Lead Again : Rescuing U.S. Foreign Policy After Trump)一脈相承。總結就是美中兩國為競合關係,用國務卿布林肯的話來說就是:「該競爭時就競爭,可以合作時就合作,必要敵對時就敵對」。